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中国交通报》专题报道:“公路医生”自主创新力促多赢

发布于 2019-06-15 10:58:07   浏览 次  
 

 “这些年,英达的产品已销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我们还将不断加快‘出海’步伐!”近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上,英达公路再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英达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总裁施伟斌透露。

据悉,近两年来,英达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均有单机设备和成套机组的销售,实现了就地热再生机组这一高端道路养护设备由“进口变出口”的转变。

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养护韩国国土22号线

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养护韩国国土22号线

攻克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

20多年前,香港青年施伟斌察觉到道路养护行业蕴藏的巨大潜力,赴内地创业,立志以资源循环再用的环保方式对道路进行养护。在这当时并不被看好的领域,他默默耕耘了20多年,带领英达科技集团成长为业内知名的“公路医生”。“我们做对了两件事——自主创新、瞄准多赢。”谈及经验,施伟斌这样说。

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施伟斌董事长受党组书记杨传堂、部长李小鹏邀请到交通运输部座谈。

施伟斌董事长在交通运输部座谈

施伟斌董事长在交通运输部参加座谈

施伟斌董事长与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合影

施伟斌董事长与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合影


施伟斌董事长与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合影

施伟斌董事长与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合影

近年来,道路养护需求集中爆发,道路养护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施伟斌深知,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而自主创新能力来源于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只有不断调整、校准这三个元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他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骨料再用、沥青再生”的概念。

这一技术通过对路面进行加热、耙松、喷洒再生剂恢复沥青性能,做到施工中不打碎原路面材料,实现对原路面材料的100%原价值循环再用,没有任何废料排放。该技术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还大大节约了新料,施工中的碳排放也较传统工艺减少了90%。

英达节能环保养护施工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英达节能环保养护施工,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2004年,英达研发出国内第一套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2009年,经交通运输部专家组鉴定,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设备及施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英达已拥有国家专利200余项,成为行业内拥有专利最多、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的企业。

英达主编了5项行业技术标准

2001年,英达“修路王”作为唯一推荐的热再生设备,被列入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秉持自主创新精神,英达又相继研发开挖回填、优化冷再生、复合再生等全路面再生技术,将材料再生的养护技术带到新高度。凭借技术领先优势,英达主编了5项行业技术标准,其中2项是全国标准,3项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承建了江苏省唯一的热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养护装备工程实验室,及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研发中心;江苏省博土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院土工作站也相继落户英达。

英达主编了5项行业技术标准

英达主编了5项行业技术标准

节能减排促多方共赢

设备的创新成果为英达扩大了业务模式拓展的平台,英达的业务拓展至养护工程施工领域,先后承担了近亿平方米的养护施工工程,服务过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等重要会议,以及众多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机场跑道等重大工程。

经核算,英达在实施上述工程中,与传统工艺相比,每施工100万平方米约循环再用9.6万吨沥青路面废弃料,降低的能源消耗折合标准煤5394吨,约减少11290吨碳排放量,同时减少了一氧化碳、硫化物等废气排放,杜绝了扬尘污染。

英达设备养护长安街

国庆60周年前夕,英达养护“神州第一街”长安街

“这才是我们创新的终极意义。”施伟斌说,20多年来,他始终问自己一个问题——究竟为什么要创新?“公路医生”的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多赢",不仅仅是甲乙双方赢,而是员工、合作伙伴、政府、社会......乃至子孙后代等多方共赢。多赢,不仅是他本人的理想,也是英达科技集团一直努力的目标,是“公路医生”的“医德”所在。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诞生、成长,以至长久生存下去,必定要被其置身的环境所接受。企业若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善待员工、善待客户、善待环境。

“我们不喜欢短期行为,喜欢长远考虑,默默耕耘。”施伟斌认为自己有责任参与、引导行业朝着“多赢”的方向发展。未来,英达科技集团将进一步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朝着“让产品与服务遍及每条高等级公路及市政道路”的目标不断迈进。

企业名片

英达公路再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993年成立于香港,多年来致力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设备的研发和推广,现已发展成为行业集材料与技术研究、设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施工、人才教育于一体的道路养护高新技术企业。

其自主研发的就地热再生技术实现了原路面材料100%原价值循环再用,累计完成各类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近7000万平方米,减少了约280万立方米废料及千万吨级废气排放,被业内称为“公路医生”。

相关资讯